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推介】《时代建筑》2019年第4期 ​ 新引擎:引领城市群发展的国家级新区与新城

T+A 时代建筑 2023-01-07


主题阐释


在中国的国家级新区/新城建设中,更具有国家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战略意义的新区/新城案例是深圳经济特区与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的雄安新区及首都副中心的定位属于此列。当新区/新城的设立需要在更宏观维度面对区域空间结构性发展问题时,其发展指向就必须成为国家总体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并且成为国家城市发展综合探索的前沿基地,它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成为中国城市群发展中重要的引擎。今天,当我们面对更广维度的国家战略意义的城市群发展挑战时,国家级新区/新城的新引擎会是怎样的指向呢?本期我们邀请城市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吴志强、桂鹏、周咪咪等探讨了北京副中心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地方基因如何延续的问题。邹兵以一种历史的视角,分析了深圳成立特区以来,一系列堪称中国城市化“深圳经验”的城市建设开创性实践;并探讨了进入大湾区时代,深圳将承担的更多的区域责任和历史使命。陆天赞从讨论全球城市区域和创新城市群落出发,探讨创新城市群落的基本特征,并提出创新城市群落发展的初步思路。裴钊回溯了19 世纪末到20 世纪末的百年里都城建设案例呈现的问题,并试图分析开放城市独特的社区实验项目的经验,指出这对于都城这种特殊的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沙永杰和纪雁分析了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有举足轻重地位的4个城区自21世纪以来的能级提升举措,提出了上海浦东陆家嘴在新时代实现能级大幅提升需要面对的问题。约翰姆·H.福斯特以汉堡港口新城开发为例探讨了着眼服务未来标准的新城规划理念与时空管控策略。邵勇、赖鸿展和张青玉分析了新加坡发展工业园区的新动力对中国传统工业港区转型升级的启示。


在“建筑使用后评估”专题中,庄惟敏和韩默对建筑使用后评估的基本方法和前沿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分析;梁思思和张维基于“前策划-后评估”闭环的视角,多角度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孙一民、黄祖坚和易照曌探讨了体育建筑的使用后评估的特殊性与方法。


在历史理论栏目刊登了刘刊的文章《从柏林到上海: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奚福泉(1903—1983年)》以及彭怒、曹晓真和李凌洲的文章《实际工程算例中的基本计算理论:中国现代木构教学史视野下的“五七公社”木结构教材研究》。


在作品栏目中选登了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大理古城既下山酒店、苏家原舍、飞茑集等三个民宿项目,以及江南布衣仓储园区,阿塞拜疆巴库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和新加坡大学建筑学院生态楼等项目。


主编:支文军教授


封面:上海油罐艺术中心(摄影:吴清山)


===================================


目次


新引擎:引领城市群发展的国家级新区与新城


/ 编者的话 / 支文军


时事点评

4  /未来之城 / 魏铭路    左嬴  


新引擎:引领城市群发展的国家级新区与新城

6  / 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地方基因延续探讨: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 / 吴志强    桂鹏    周咪咪    李欣    郭子渊    袁飞    刘琦

12 / 从特区到大湾区:深圳对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贡献与未来责任 / 邹兵

18 / 创新城市群落视角下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 陆天赞

24 / 开放的都城 / 裴钊  

28 / 上海浦东陆家嘴的国际对标城区21世纪以来的能级提升举措 / 沙永杰    纪雁    

37 / 着眼服务未来标准的新城规划理念与时空管控策略:以汉堡港口新城开发为例 / [德]约翰姆 · H. 福斯特    李建

40 / 新加坡发展工业园区的新动力对中国传统工业港区转型升级的启示:在深圳自贸区赤湾片区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的实践 / 邵勇    赖鸿展    张青玉 


专题:建筑使用后评估

46 / 建筑使用后评估:基本方法与前沿技术综述 / 庄惟敏    韩默

52 / 基于“前策划-后评估”闭环的使用后评估研究进展综述 / 梁思思  张维

56 / 体育建筑使用后评估:广州亚运柔道、摔跤馆使用后评价研究 / 孙一民    黄祖坚    易照曌


设计作品

6/ 重构地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 莫万莉  

70 / 大理古城既下山酒店的“空间规划”和“规划空间” / 王飞

78 / 人文背景下的产业建筑:杭州江南布衣仓储园区设计 / 王彦    俞佳春

84 / 再谈基本建筑:建筑师孟凡浩的三个作品解析  /贺勇  

96 / 城与乡的互联,山与水的拼贴:苏家原舍酒店改造设计 / 周凌   张莹  

102 / 流动· 无限· 未来:阿塞拜疆巴库阿利耶夫文化中心设计解析与评价 / 支文军    王欣蕊  

112 / 基于气候适应与舒适性的零能耗建筑被动式设计:以新加坡国立大学零能耗教学楼为例 / 赵秀玲    刘少瑜    王轩轩


建筑创作

120 / 乡村建筑遗产与再利用:北京延庆百里乡居 / 钟文凯

130 / 现代之塔,共有之物,常民之用:一个“International”、社会主义意识倾向的花房艺术中心 /黄元炤  


乡村建设

140 / 恋地情结:乡村建筑实践一例 / 覃琳    杨宇振 

144 /乡村振兴语境下的建筑设计下乡路径:第一届南京大学乡村振兴论坛综述 / 黄华青    周凌 

148建筑迁徙的内生逻辑研究:以客家建筑为例 / 孙彤宇    郑鸣 


中国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

154 / 儋石之储: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奚福泉(1902—1983年)   / 刘刊

162 / 实际工程算例中的基本计算理论:中国现代木构教学史视野下的“五七公社”木结构教材研究  / 彭怒    曹晓真    李凌洲


教育

168 / 重述《十二楼》:一门历史理论课中的空间、叙事与设计  / 胡恒 

174 / 基于身体感知的城市设计研究与实践 / 李辉


书评

180 / 废墟上的乌托邦 / 刘晨


时代建筑视窗

182/ 今日建筑 / 章明  孙嘉龙 (主持) 

184 /  简讯 / 王秋婷  孙嘉龙 (主持) 


===================================


主题文章作者及主要观点


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地方基因延续探讨

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

Discussion on the Continuance of Local Genes in National New Districts

Taking the Sub-Center of Beijing as an Example

吴志强    WU Zhiqiang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博导,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士

桂鹏    GUI Peng

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规划师

周咪咪    ZHOU Mimi

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规划师

李欣    LI Xin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高级工程师 博士研究生

郭子渊    GUO Ziyuan

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规划师

袁飞    YUAN Fei

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师

刘琦    LIU Qi

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助理规划

基因决定了物种的体貌行为特征,控制着生命体孕育、生长、衰亡的表现方式,地方基因则记录了城市生命体基本性状和生长逻辑的信息。识别并延续地方基因对于城市生命体继承原有城市特征、不断发展演变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深入剖析了城市生命体理念下的地方基因概念和作用机制,总结了地方基因系统性、遗传性、变异性三方面的特点,提出基因识别的四方面标准,并探讨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地方基因延续模式,通过深入挖掘和梳理通州发展演变的文化脉络,从自然关系、区域关系、历史进程、精神内涵四个方面提炼城市副中心的地方基因谱系,识别出运河文化、京畿要地、城市生活、科工先风四项主要基因序列,总结出具有城市副中心特色的地方基因延续路径。文章进而提出以“历史创新未来”为目标的地方基因延续模式,保护地方基因的精髓,激发城市文化活力,延续城市生命,将城市历史文化作为创新未来的源泉,对国家级新区规划建设进程中的地方基因延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特区到大湾区

深圳对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贡献与未来责任

From Special Zone to Greater Bay Area

Shenzhen's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and Future Responsibility to Urbanization in China

邹兵  ZOU Bing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总规划师,深圳市城市规划协会 会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城市规划专业博士

深圳成立经济特区以来,在快速建设新的城市、推动工业化和科技创新、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等方面成就卓著,为中国城市化提供了深圳经验,做出突出贡献。进入大湾区时代,深圳将承担更多区域责任和历史使命,在发挥科技创新中心职能、打造优质生活圈方面发挥重要引擎作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是发挥这一作用的重要空间平台。


创新城市群落视角下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ve City Cluster

陆天赞     LU Tianzan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设计研究院 所长,高级工程师,中国城科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 委员

文章从关于全球城市区域和创新城市群落的讨论出发,以长三角和美国东北部城市群为主要的观察对象,从创新群落的要素、特征入手,从中心、层次、演进、网络和互补等维度观察创新城市群落的基本特征,并提出长三角作为创新城市群落的初步发展思路。


开放的都城

Open Capital

裴钊   PEI Zhao 

迈阿密大学建筑学院 兼职教授,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 客座教授

在现有国家都城(地区中心城市)相关文献中,主要关注于都城规划宏大的社会理想和充满纪念性的行政建筑群的讨论,这种从空间形态以及建筑与大众沟通清晰性方面的讨论,往往遮盖了都城行政区域之外部分所存在的大众现实问题。来自社会学科的检讨和批评声音,虽然弥补了规划和建筑学科的盲点,指出了此类问题,但却无法提出一条对于建筑师专业角色而言有效的操作路径。文章试图介绍开放城市这一独特的社区实验项目,寻找值得借鉴的经验,从社区组织中建筑专业的参与模式以及建筑师角色这两个角度出发,寻找能够弥合这种社会和学科间裂痕的路径。


上海浦东陆家嘴的国际对标城区21世纪以来的能级提升举措

Strategies and Actions of Financial Districts in the Top-Tier World Cities in the 21st Century— Global References for Shanghai Pudong Lujiazui

沙永杰    SHA Yongjie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 常务副所长,上海泛格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总监

纪雁    JI Yan

上海泛格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研究项目总监

文章基于为上海浦东陆家嘴城市更新和能级提升提供参考的角度,针对4个国际对标城区——伦敦金融城、纽约曼哈顿下城区、东京丸之内和新加坡滨海湾新区,以呈现客观事实和基本发展规律为目的,简要梳理这些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城区21世纪以来的能级提升举措,包括政策、规划、产业调整、重点再开发项目和成效等方面,总结发展趋势共性,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提出上海浦东陆家嘴在新时代实现能级大幅提升需要面对的问题。


着眼服务未来标准的新城规划理念与时空管控策略

以汉堡港口新城开发为例

New City Planning Concept and Spatial-Temporal Control Strategies Focused on Serving the Future Goals 

Taking HafenCity in Hamburg as an Example

[德]约翰姆 · H. 福斯特    Joachim H. FAUST

HPP国际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裁/高级合伙人

李建    LI Jian 

亨派建筑设计咨询(上海) 有限公司(HPP International Architektur Consult Ltd. Shanghai),联合合伙人/规划总监

近些年,中国新城集中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新时期背景下,适应未来高品质、高标准的规划理念与实施管控策略尚需进一步疏理,将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开发建设理念相融合,是后续新城规划目标和技术标准制定的关键点。文章以德国汉堡港口新城为例,从公众参与、社会融合、文化汇集三方面加以策略总结,进而提出基于时空双维下的新城规划建设管控手段。


新加坡发展工业园区的新动力对中国传统工业港区转型升级的启示

在深圳自贸区赤湾片区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的实践

Inspiration of the New Development of Singapore's Industrial Parks i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Traditional Industrial Port Areas

The Practice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Spatial Planning in Shenzhen Chiwan Free Trade Zone

邵勇    SHAO Yong

新加坡盛裕集团 首席规划师,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与设计学院 硕士,新加坡规划师协会 注册会员

赖鸿展    LAI Hongzhan

新加坡盛裕集团 规划师,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与设计学院 研究型硕士

张青玉   ZHANG Qingyu

新加坡盛裕集团 总监,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规划 博士

文章简要地回顾总结了新加坡发展工业园区的背景和产业升级特点,对新加坡发展工业园区的五个阶段进行重点阐述,以新环境、新形势下促进新加坡工业园区升级更新的“新动力、新引擎”为切入点,为当前中国传统工业港区的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探索在深圳自贸区赤湾片区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的理想架构,力图营造一个产业功能聚集、现代服务引领、多元创新、功能复合、港城融合的现代科技新城。

===================================

本期杂志责任编辑:戴春,王秋婷

如有任何有关此期主题的建议、问题或讨论等,

欢迎发送邮件至ta_weixin@163.com

标题请写明前缀【新引擎:引领城市群发展的国家级新区与新城】

谢谢!

===================================

《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

中国命题 · 世界眼光

学术性 · 专业性

时代性 · 前瞻性 · 批判性


《时代建筑》杂志电子版二维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订购《时代建筑》杂志


感谢关注《时代建筑》微信平台

微信平台:timearchi(微信号),时代建筑(公众号)

新浪微博:@时代建筑杂志

内容策划:戴春

官方网站:http://timearchi.tongji.edu.cn

电话:(021)65793325、(021)65038903

邮箱:timearchi@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